欢迎来到高泉私募基金官网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
微信公众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行业资讯

创新之路,私募策略方向引领业界新潮流

发布时间:2023-10-24 15:28:46阅读数:

  "尽管今年的市场表现不错,但由于缺乏赚钱的有效方式,投资者仍然面临着大幅回撤的风险,因此可能选择在最近小幅回血后离场。”一位上海百亿级量化私募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表示。目前,老牌私募管理人依靠着历史业绩来维持品牌声誉和客户关系,而新兴私募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努力通过投教、渠道维护以及创新方法来寻求稳定的收益和扩大规模的新出路。

  “现阶段正是努力筹备的关键时刻,以往,在上一年的12月至新一年的1月期间,机构基本上能够获得新一年资本的40%-50%。因此,现在是我们努力准备的关键时刻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在自营和渠道面临压力的背景下,稳定绝对收益成为私募机构留住投资者的手段。

  一些机构选择通过拆分收益的方式来维稳产品。例如,以指数增强类产品为底层资产,发行自动赎回型期权产品。”一位上海百亿级私募市场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,“由于今年我们的指数增强类产品风险敞口较大,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产品表现并不理想。因此,我们通过拆分收益期限,将其设定为3个月,以此降低风险并获得稳健的收益。这样平均每次可以稳定保持2-3个百分点的收益。”

  据了解,不少机构正在发行这种“气囊+指增”产品。这种自动赎回型期权产品设定了敲入和敲出条件,最终收益取决于挂钩标的资产的表现和敲入、敲出事件是否发生。如果标的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(敲出价),产品将提前终止,投资者将获得存续期间的固定收益。合理设定敲出线,即使可能损失由资产大幅上涨带来的收益,但也能有效规避部分产品风险敞口过大带来的损失。

  “通过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加入这种结构,不仅缩短了投资限期,还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保住了稳健收益,从而维系了投资者的信心。”上述人士表示,“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,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显减弱。根据我们的估算,当前投资者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率均值在20%左右。”

  在小市值相关策略方面,有一种新兴的指数增强策略引起了热议。然而,中国证券报了解到,在私募发行相关产品时,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是小市值市场后续的流动性是否充足,小市值因子是否长期有效。

  思勰投资表示,从长期来看,小市值策略在累计收益上远远超过其他策略。虽然短期存在波动风险,但长期来看仍然具备可持续性。对于未来能容纳多少量化机构的资金,思勰投资认为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固定值,取决于资金量和投资者的预期。当收益率高导致大量资金涌入,然后收益率稀释,再经历资金撤出,最终收益率回归到投资者预期时,资金量也将达到均衡。

  千象资产表示,在后续的投研策略迭代中,要更准确地把握数据和因子背后的含义。例如,在基本面研究中,通过深入挖掘产业链的全貌,并利用更本质的逻辑建模,结合行情、基本面数据和产业特点,进行更精细的模型设计,从而抓住行情的机会。与原始的单线条逻辑相比,使用复合逻辑建模能够更好地取得业绩。

  庄贤投资总经理兼基金经理王安认为,近年来,在股票市场逐渐萎缩的大环境下,自动化交易的比例不断攀升,量化投资的超额收益率呈现收敛趋势。私募机构在策略方向上进行转型创新,有三个方向:一是主观交易和量化交易相互配合和相辅相成;二是将传统投资标的和衍生品结合,增加交易选择的方向;三是建立灵活的大类资产配置。此外,在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中,私募机构需要妥善维护政策、市场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。

  王安表示,未来应考虑传统标的和衍生品的结合。传统标的包括股票和商品,但其问题在于只能单方面判断价格走势,而使用衍生品则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涨跌。“我看好这个标的,但不知道何时会上涨,衍生品给我更多的选择。”例如,“安全气囊”可以为投资标的设定一定的价格空间,从中获取部分波动收益率。传统标的和衍生品的结合,可以使交易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。

  此外,王安还提到在灵活的大类资产配置方面,应从多个视角出发,灵活地流转资产配置,比较不同策略的表现,为策略多样化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。

  文章来源:中国证券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