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10-10 10:29:18阅读数: 次
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9月底,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平均仓位再次超过了80%的水平。与此同时,公募基金产品近期纷纷放开大额申购限制,为投资者敞开大门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当前股票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,并且随着利好政策的继续推动,经济在稳步复苏,结构性投资机会也变得丰富多样。具体来说,医药、科技等板块在估值较低的情况下有着较高的性价比,而低估值和高股息种类则具备防御属性,值得关注。
公私募基金都表现出明显的进攻态势,特别是在四季度开始的时候。
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10月排排网·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22.4,较上月上涨0.64%。
从仓位情况来看,截至9月底,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0%,较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。其中,仓位在五成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高达90%,而有29%的私募则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,较上月提升了2.33个百分点;仓位在八成以上(不含满仓)的私募占比为38%,较上月提升了4.67个百分点。
公募基金最近也都纷纷开放大额申购,与市场趋势相反。
Choice数据显示,10月9日,中信保诚至诚混合基金宣布从当天起,恢复受理100万元以上(不含100万元)的大额申购和大额转换转入业务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自第三季度以来,已有多只基金开放大额申购,其中包括由招商基金朱红裕、睿远基金赵枫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。
对于机构积极布局权益类资产,这是基于他们对市场已经到达底部区域的判断。
10月9日,知名私募机构任桥资产创始人夏俊杰表示:“做多中国经济是最简单、最理性的选择。尽管今年前三季度这个逻辑没有实现,但经济周期总是会到来的,具有高性价比的中国权益市场值得关注。”
涌津投资董事长谢小勇也表示:“近两个多月来,各种利好政策陆续推出,市场的弱势局面有望被打破。我们现在需要深入研究,寻找适合的机会,静待花开。”
关于四季度的投资方向,公私募机构都对科技、医药等板块以及部分高股息品种抱有相当的兴趣。
博时基金认为,目前可以采取攻守兼备的策略,一方面关注顺周期领域中具备高股息优势的标的,既能赚取上行收益,又能加强组合的防守能力;另一方面,增加对科技成长板块的配置,进一步增强组合的进攻性。
一家北京私募机构的人士也表示,目前公司整体仓位接近八成,重点关注三个投资机会:一是随着市场情绪逐步好转,超跌的医药等板块有望经历价值回归;二是在新一轮产业周期崛起的背景下,像科技、数据安全、智能驾驶等领域就有很大的潜在需求空间;三是在经济复苏过程中,阶段性配置石油石化、运营商、保险、电力和交运等高股息种类。
文章来源:上海证券报